近期猪价持续上涨,今年上半年猪价上演“V型”反转。从3月中下旬全国猪价低点11.35元/公斤,涨至当前的超17元/公斤,累计涨幅50%。然而,伴随猪价的波动,养猪巨头的疯狂扩张,与小散户的无奈退出,行业内又掀起一波关于养猪规模的争论。
2021年,前20家上市猪企生猪销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20.4%,养猪业已经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
养猪巨头会无限扩张下去吗?中国未来的养猪业,到底是该走由大集团主导的“美国模式”,还是以家庭农场为主的“欧洲模式”?不论是哪一种模式,都有拥趸。既有声音支持头部猪企持续扩张,形成养猪界的“一超多强”格局,超级猪企最终走向极限规模;也有声音认为“欧洲模式”才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将呈现规模化集团养猪与家庭农场并存。
业内认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市场需求量大,适合多元化的产业组织模式。既要看到“美国模式”的优势,国内无法完全复制,又要看到国内基本国情,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小散养殖户仍会长期存在。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区域可以基于资源禀赋、市场发育和经济发展形势,选择最优的产业组合模式。同时,还要注重产业质量和规模质量,避免低质量扩张。
养猪业规模化提升的三大“推手”
2007年以后,随着规模化水平提升,规模化猪场的门槛提升至年出栏500头。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7.1%。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到2025年达到65%以上。
对于规模化,“年出栏生猪500头”只是中国的标准,虽然国际上并没有统一标准,但普遍高于中国。朱增勇称,以出栏量占比来看,美国是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养殖户占主体,欧盟则以2000-3000头占比最高。同时,欧盟不同国家的规模化差异也较大,但大部分都是适度规模化家庭农场。同时,区域化生产特征明显。
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规模化水平提升是其中的一个标志。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祖力认为,受多重因素影响,传统家庭养猪模式主动退出,而小散养殖户会比较机会成本,与外出务工收入相比,如果养猪收入没有优势,也会主动退出。
天风证券在《规模化“跃进”中的周期矛盾与成长机遇》研报中指出,导致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推手”,可以总结为三大方面:一是规模化养殖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二是规模化的养殖主体的成本更具有优势;三是政策的有序引导客观上也加速了集中度的提升。特别是抗风险能力和政策因素,在最近几轮周期中带来集中度的提升促进因素尤其明显。
该研报称,过去的几轮猪周期行业不断面临外部冲击带来的挑战,比如各类疫病的爆发,各类环保政策的出台等都对养殖主体的管控能力以及资金安全性提出了极大的考验。规模养殖主体在面对同样的外部冲击时,因其特有的“抗风险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政策倾向性”等属性使得在行业危机中脱困而出,规模化养殖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
规模养殖主体的集中度逐步提升,可以从两个维度得到印证。一是行业养殖户变化。以年出栏500头为规模场为界,非规模场养殖主体(年出栏500头以下)数量从2008年的7222万户下降到2020年的2062万户,下降幅度约71%;而同期的规模养殖主体(年出栏500(含)头以上)数量虽然和2008年户数相近,但结构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是前十大养猪上市公司出栏量占比情况变化。近5年来,CR10数据持续加速提升,从2016年的仅3.95%加速提升到2021年的14.31%。此外,不同企业间增速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不过,从肉类消费来看,由于猪肉消费增长趋缓,禽肉和牛肉等替代显着,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在过去10年中虽经历大起大落,但已难明显超越2017年,存量竞争是当前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底层逻辑。
至于规模化是否真的具有成本优势,朱增勇认为,核心在于产业技术水平。在产业核心竞争技术水平的提升的情况下,技术效率的提升才能带来规模经济。如果只是数量扩张,也会产生规模不经济。
养猪巨头的扩张有无尽头?
对比国外养猪业模式,中国目前仍处于规模化加速期。朱增勇称,从产业实际以及资源禀赋来看,我国规模化中枢水平将会不断提升,在达到一定水平后保持相对稳定。
业内预计,区别于美国生猪产业链从下游屠宰往上游整合,国内中短期或以横向养殖端自我集中为主,长期或为养殖端向下游集中。养殖端的话语权将随着集中度不断提高而增强,养殖端仍占未来中国生猪养殖利润端分配的大头,屠宰只是养殖端的利润纵向拓展方向,为养殖端贡献附加利润。
与此同时,国内养猪巨头未来也存在着扩张边界。王祖力认为,受用地、管理、资本和盈利能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头部猪企的无限扩张是不可能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小散养殖户在生猪养殖成本方面具有优势,调整灵活,具有顽强生命力,将是我国生猪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瑞克咨询高级研究员徐洪志称,即便是美国,也不存在“巨无霸”猪企。猪企巨头的出现,对国内小规模养殖户的利益肯定会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生猪定价权方面。对于国内“一超多强”的养猪业格局,预计再经历两个猪周期,即2030年之际,头部猪企扩张将会达到极限。至于牧原股份(002714),按其目前养殖项目土地储备,如果全部建成使用,出栏规模可达7000万头,未来出栏规模可能会进一步扩张,但达到年出栏1亿头的难度很大。
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首席科学家易敢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最根本的还是成本和效率的问题”。
易敢峰称,未来十年,中国养猪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由散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规模化集团养猪与家庭农场将并存。按照欧洲规模标准,家庭农场应该是300~500头母猪,生猪年出栏5000~10000头,国内可以借鉴欧洲的产业联合体,结合家庭农场模式进行分工合作、利益共享,达到环境友好、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猪价3个月涨了42% ,养猪开始赚钱了
今年三月份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持续震荡上行,进入六月中旬后,已亏损多时的生猪养殖行业开始逐步恢复盈利。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猪周期底部起涨特质明显,后续猪价将延续涨势。不过通过2021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推算,三四季度生猪出栏量相对充裕,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涨幅或难超二季度。
短期大涨
“最近价格涨上来了点,一斤能卖七八块,养得好的基本不太亏了。”经历了一年多的亏损期,河南养殖散户李华(化名)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看到近月来猪价的升势,同行都感觉行情见好,“可以买点猪娃养着等赚钱了。”
今年3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上涨趋势。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猪价震荡上涨时长已持续3个月,最大涨幅42.05%。
搜猪网数据也显示,截至6月21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至16.33元/公斤。此时的价位是比3月21日11.8元/公斤的阶段性低点位,累计上涨近5元/公斤,上涨幅度属于中等水平。
期货市场上,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9在6月21日盘中刷新上市以来新高,达19970元/吨,这一价位较3月17日最低16080元/吨也已上涨超24%。
“目前价格总体来说已接近于成本线水平,但并没有完全摆脱亏损。部分成本较高的企业,成本线一般在17-18元/公斤,所以现在的价格属于接近成本线的位置。”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认为。
2021年至2022年3月,伴随猪价持续下行,粮食365bet亚洲官网网址_365bet在线体育投注_365上怎么买比分 价格大幅攀涨,生猪养殖行业步入全面深亏,直至2022年4月下旬,全国生猪出场价格达到15元/公斤上方,猪粮比价才得以走出此前已持续九周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
不过当前,自繁自养模式下养殖户或仍踩在盈亏平衡线下方。
东吴期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7日当周,全国猪粮比价为5.63,环比上涨2.36%。
该周,自繁自养模式生猪养殖利润为-119.45元/头,环比上周同期上升37.18元/头;外购仔猪模式生猪养殖利润为85.38元/头,环比上周同期上升38.14元/头。
“去年养猪赔钱多,所以在今年春节前就有很多户弃养了,只有我们这些老养家还在坚持。现在看行情好了,大家都在商量着多养点,不过仔猪价格也高了。”李华坦言,虽然自家以自繁自养为主,但这轮周期低谷淘汰了不少母猪,短期内产能难以补齐。眼看猪价起涨势头稳定,她和同行也计划采购仔猪育肥。但3月份每头仅四五百元的仔猪,现在已经涨价超过两百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6.0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2.2%,但同比仍下降31.7%。当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6.13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6%,同比已上涨6.6%。
供应仍充足
二季度国内生猪市场尚处需求淡季,但短期超40%的涨幅超出市场预期。
“通过价格反馈,可以确认本轮猪周期已经基本触底。”卓创分析师孙魏杰认为,今年3月中旬之后,生猪价格能够实现40%以上的涨幅,一是生猪价格已处于低谷,二是国家收储在情绪上的托底作用,三是养殖成本及后市看涨预期共同支撑养殖端压栏惜售进而造成阶段性出栏缩减。下半年猪价能否大幅反弹,主要取决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生猪出栏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环比4月上升0.36%,同比下降4.73%,较去年6年最高点下降8.15个百分点,较农业部公布的正常水平高2.24%。
而根据涌益咨询样本数据,2022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107.55万头,环比上升1.23%,同比下降13.61%。
孙魏杰认为,2022年4月至今,养殖端压栏惜售、延后出栏的行为较为普遍,4-6月本应出栏的生猪延后至6月以后出栏。
“目前生猪价格恰好涨至养殖成本线之上,且预期下半年行情上涨的情绪相对较重,养殖端压栏增重现象或更加显着。”他表示,通过前置12期能繁母猪存栏量月环比变化,预测下半年月度生猪出栏量显示,从趋势上看,今年6-7月生猪出栏数量仍环比增长,8月之后或整体缩减,但跌幅度不大;从数据上看,6-12月样本企业月度生猪出栏605万头,超出1-5月平均出栏数量的2.37%。因此,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应仍相对充裕。
在猪周期底部已经形成、生猪价格上行趋势确定的情况下,供应量充裕无疑将一定程度上限制生猪价格上涨的空间。
孙魏杰称,下半年若需求端无明显发力,生猪价格超出40%涨幅或难以再现。就目前价格推算,高点或难超23元/公斤。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生猪市场摆脱亏损已完全没有问题,后期每头肥猪最起码能有200-300元/头的盈利空间。”冯永辉也认为,后续生猪价格总体会保持上升态势,但上升空间并不会太大。
他指出,本次生猪市场价格反弹是在一年之中消费最差的淡季,这也表明生猪供应在减少,随着后续需求越来越好,而供应在短期之内难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短期内价格再次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后续猪价具体涨到怎样位置,主要取决于消费恢复力度。
东吴期货认为,当前国内白条需求情况一般,从季节性角度看,5-6月份国内需求仍将处于低位,7-8月将有所抬头,9-10月将迎来真正的好转。随着天气转热,后期大猪出栏意愿或将增强,叠加出栏体重上升,6月份猪价或有调整需求。但从中长期看,能繁母猪持续去化带来未来生猪供给边际减少,叠加下半年需求旺季逐渐到来,猪价整体仍处于震荡上行的趋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