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其鱼产量受很多因素制约。其中水体生态因子的变化关系到水质的好坏,最终影响鱼产量的高低。
产量越高,水质问题就越显得突出,往往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掌握鱼塘水质变化特点,并采取有效改良措施,是取得养鱼高产的关键。
1.鱼塘的水质特点
(1)透明度
透明度是光透入塘水中的程度,主要是随着塘水的浑浊度而改变。浑浊度是由于塘水中混有各种微粒和浮游生物造成的。
测定水的透明度,通常采用透明板。它用直径20厘米的圆铁片制成,在圆心处开设一个小孔,穿上一条有刻度标志的细绳,并通过圆心,将圆铁片分成四等份。
把对角的两等份油漆成白色,另两等份油漆成黑色,使圆铁片黑白分明。测量时手提小绳,将透明板缓缓沉入水中,当看到透明板的黑白部分隐约难分时,便停止下沉。这时,浸入水中的绳子长度即为塘水的透明度。
简易的测定法是:将手掌与手臂垂直,掌心向上平放于水中,向下沉至刚看不清掌心时的这个深度,即为透明度。
透明度能大致表示水中浮游生物的丰歉和水质的肥瘦程度。
一般以透明度30~40厘米称为肥水,塘水较浓,不太浑浊,无腥味,呈油绿色或黄褐色,给人以嫩翠之感,在这样的水中,清晨鱼浮头,日出后即消失。
透明度经常为60厘米以上,称为瘦水,塘水清淡,呈浅绿色或淡黄色。
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称为老水,塘水过浓,很浑浊,常有腥味,呈灰蓝色、暗绿色或棕色带黑,给人以老、浓之感,清晨鱼浮头严重,日出许久鱼浮头仍不消失。
鱼塘要求在鱼生长季节即4~10月透明度25厘米左右的水体最适于鱼类生长。
(2)溶解氧
氧气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鱼、虾、贝、藻类的呼吸都要消耗氧气,水中有机质、底泥的分解也要消耗大量氧气,故鱼塘水中溶解氧量少且多变。
高产鱼塘内饲养密度大,鱼类往往面临缺氧,造成大量浮头或窒息死亡。因而高产精养鱼塘对溶解氧的变动有特殊要求。
有时鱼塘表层水体下午在5毫克/升以上,但底层溶氧大多也只能在4毫克/升以下,凌晨时塘水的溶氧量最低,当接近鱼浮头的临界值(2毫克/升)以下时那就要注意了。
(3)酸碱度
养鱼水体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5。如果pH值稳定在8左右的偏碱性,水质的缓冲性就较好,有利于鱼类生长。
(4)氮、磷营养元素
鱼塘的三种无机氮总量为1~3毫克/升,其平均值为1.5毫克/升。可溶性磷酸盐含量为0.1~1毫克/升,平均值为0.2~0.4毫克/升。
氮、磷比为7∶2。“三氮”中铵氮占60%~75%,硝酸盐氮占20%~24%,亚硝酸盐氮占1%~2%,这种情况下的氮、磷比例较为合理。
(5) 浮游生物
鱼塘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有隐藻、蓝隐藻、绿球藻、十字藻、衣藻、小球藻、栅藻、小环藻、直链藻、平列藻、裸藻等10多种。
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主要种类为晶囊轮虫、裂足轮虫、疣毛轮虫、萼花臂尾轮虫、针簇多肢轮虫等。枝角类、桡足类很少,其生物量不超过1毫克/升。
浮游植物个数在10 000万~20 000万个/升之间变动,生物量在30~110毫克/升之间波动,平均为60~80毫克/升。浮游动物量约占浮游植物的1/4~1/3。
浮游生物量与鱼产量成正相关。养鱼高产关键之一就是“看水养鱼”,故通常根据水色来鉴定水质,而鱼塘水色主要由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
2.鱼塘改善水质的措施
(1)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调节水质
若塘水透明度过低(20厘米以下),表示水质过肥,浮游生物繁殖过盛,遇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大量死亡和腐败,使水质突变,继而转清、发臭(称为“臭清水”)。
这时水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塘水缺氧严重,极易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因此,当发现水质将要突变时,必须及时冲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水质恶化。
当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时,表明水质过瘦,浮游生物数量偏少,应该及时施肥。速效方法是追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每亩水面各施用10千克。
施肥后5天内若透明度未能恢复到35厘米以下,应再次施肥。塘水透明度就能保持20~40厘米。
(2)适时注水并提高鱼塘水位
有条件的在鱼类生长旺季,每月注水1~3次,既可补充池水溶氧量的不足,又改善了水质条件。
(3)适时启动增氧机
每亩水面产鱼500千克以上的鱼塘,原则上每15亩水面至少配备1台(或多台)功率1.5-3.0千瓦的增氧机,尽量加大增氧机的使用频率。
(4)施放石灰改善水质
大多水体偏酸性,可以每月用生石灰水溶液全塘泼洒1~2次,使每立方米水体含药量为25~30克,有助于改善水质。
通过以上的措施,鱼塘就能保持“肥、活、嫩、爽”的最佳水质。
“肥”,指水中溶解营养盐分丰富,浮游生物种类多、数量大;
“活”,指水中营养物质循环快,上午水色较淡,下午较浓;
“嫩、爽”,指塘水肥而不浊。鱼类在这样良好的水质中,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